•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实盘配资平台app下载:股民配资炒股-重磅突发!软银清仓英伟达股票 AI风险藏不住了?

摘要:   信号意义太大了!  刚刚,重磅消息传来。软银集团11月11日发布业绩报告显示,其持有的3210万股英伟达股票(含资产管理子公司持股)已于2025年10月以58.3亿美...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信号意义太大了!

  刚刚,重磅消息传来 。软银集团11月11日发布业绩报告显示 ,其持有的3210万股英伟达股票(含资产管理子公司持股)已于2025年10月以5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价格售出 。与此同时 ,软银还在6月至9月期间出售了价值91.7亿美元的T-MOBILE股份。

  据外媒报道,多项最新指标显示,目前AI投资已滑向极端水位 ,市场风险正加速累积。从机构持股到家庭资产配置,从选择权市场情绪到信贷风险,一系列数据发出警告 ,这场由AI驱动的投资热潮,恐已逼近临界点 。这对于美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

  软银清仓

  据今天(11月11日)下午软银发布的业绩报告,该公司已于10月以58.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持有的全部英伟达股份。同时 ,软银在6月至9月期间出售了价值91.7亿美元的T-MOBILE股份 。

  软银还与OpenAI签署了修订协议,承诺将追加投资225亿美元,将于12月通过愿景基金2完成全部投资。

  此前 ,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的个人净资产飙升248%,以551亿美元(约合3928亿元人民币)重登日本首富宝座 ,终结了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多年的领跑地位。

  财富暴涨的背后 ,是软银集团市值的狂飙:自4月以来,其股价从5700日元/股的低点一路飙升至25000日元/股,涨幅超338% ,市值一度突破38万亿日元(约合1.7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日经225指数中涨幅最惊人的成份股 。

  2025-2026财年第一季度,软银营收1.82万亿日元 ,同比增长7%;税前利润6899.4亿日元,同比暴增205.7%,其中愿景基金部门扭亏为盈 ,贡献税前利润4513.9亿日元。

  软银第二季度净利润继续狂飙,达到惊人的2.5万亿日元,市场预估为4182.3亿日元。第二季度销售净额1.92万亿日元 ,市场预估1.89万亿日元 。上半年净利润2.92万亿日元,销售净额3.74万亿日元。软银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1拆4的拆股。

  2017年,软银以40亿美元买入英伟达近5%股份 ,成为其大股东之一 。但2019年 ,其选择以70亿美元清空全部持股,错失了这家公司从千亿市值飙升至4万亿美元的超级红利 。但从去年开始,软银疯狂加码英伟达 ,去年四季度持仓1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再次将英伟达持仓增至约30亿美元,直到此次清仓减持。值得注意的是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也按计划抛售了英伟达股票,自6月开始售股以来,他已累计套现超10亿美元 。

  AI风险藏不住了?

  截至目前 ,大型成长股与科技股的持股已经重返数季以来新高。

  根据德意志银行数据,资金正以罕见速度涌入该领域,而避险基金的偏好股票与散户高度趋同。家庭股票部位也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经济学人》估算 ,若AI科技估值出现裂缝,光是财富效应就可能拖累美国GDP下滑2.9%,经济对AI的依赖已到危险边缘。

  期权市场情绪同样狂热。根据LSEG数据 ,美股科技七巨头的3个月25 Delta看涨期权偏斜度处于91百分位数 ,反映投资者对上涨的极端乐观 。

  但当前情况与高盛观察到的历史规律形成反差,因AI相关股票先前多次大幅回档后又被逢低买入,当前“只涨不跌 ”的叙事正显脆弱 ,且风险不仅限于股市。科技业信贷风险急剧上升,与银行业相对平静形成分化。

  产业集中度更令人警惕 。根据CB Insights数据,除Anthropic外 ,英伟达几乎支撑所有主要AI参与者,供应链高度集中也放大了系统性风险。

  市场叙事也在短时间内剧烈反转。从“搜寻正在消亡 ”到“谷歌成为AI领导者”的180度舆论转变也暴露市场情绪不稳 。根据TopDown数据,当前情形与历史泡沫时期高度相似 ,这类极端状态往往难有善终 。

  观察人士认为,当所有投资人都相信同一套故事时,转折或已悄悄酝酿 ,AI投资热潮正从“机会”转向“风险 ”的十字路口。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