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权威配资开户:股票配资网官网信息-数月清退近200家!监管风暴下售电公司遭遇退市潮

摘要:   随着监管收紧,售电行业管理日渐规范,将告别早期“野蛮生长”的粗放模式。  近日,山西省电力交易中心集中清退27家售电公司,原因是“未持续...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随着监管收紧,售电行业管理日渐规范 ,将告别早期“野蛮生长”的粗放模式 。

  近日,山西省电力交易中心集中清退27家售电公司,原因是“未持续满足注册条件 ” ,且未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

  据界面新闻梳理,不止于山西,江苏 、广东、浙江等多地交易中心 ,均近几个月内公布强制多家售电公司退市的公告。

  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公示文件显示,2025年8-9月强制注销了11家售电公司;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的2024年9月1日-2025年8月31日售电公司退市主体名单中,共有36家;9月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对两家伪造履约保函且拒不整改的售电公司 ,实施强制退市 。

  据北极星电力市场网不完全统计,今年8月-10月15日,20个省份的公示信息显示 ,合计198家售电公司退市。

  一位不愿具名的广西民营售电企业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众多民营售电公司正面临的生存困局 ,盈利变得困难,甚至陷入亏损难以继续经营。

  “随着电改的不断深入,售电公司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一方面 ,随着交易品种越来越多,要求售电公司的专业水平变高,行业的准入门槛也变得更高。另一方面 ,近两年政府的监管不断加强,包括对售电公司的利润进行限制等。”该售电公司人士对界面新闻称 。

  11月19日和21日,河南与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就分别发布执行履约担保的公告 ,对20家欠费售电公司进行公示 ,总欠费金额超3700万元 。其中,山东三能电力有限公司欠费金额约1487万元。这也反映出部分售电公司当前面临的挑战。

  根据202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售电公司管理办法》,连续三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 ,或未持续满足注册条件,且未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或者提供虚假申请材料、违反交易规则 、扰乱市场秩序、诈骗等行为 ,就会被强制退市 。

  根据该文件,售电公司需满足的注册条件包括:资产要求——资产总额不得低于2000万元等;从业人员要求——至少拥有1名高级职称和3名中级职称的专业管理人员等;具有固定经营场所和技术支持系统;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股东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等。

  据界面新闻梳理,近年来 ,因进入市场不进行交易,或无法满足注册要求而遭退市的售电公司在逐渐增多。

  去年8月,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就曾对319家连续三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的售电公司进行强制退市 。

  中国新一轮电改始于201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 “管住中间 、放开两头” 。

  “管住中间 ” 即电网公司仅负责输配电服务,收取政府监管定价的输配电费;“放开两头” 则是允许发电方、售电方、用电方提高市场化程度 ,实现更加充分的竞争。

  在此政策推动下 ,售电环节作为连接发电侧和用电侧的关键纽带被彻底放开,社会资本得以进入售电领域 。

  售电公司类似于电力交易的中间商,目的是协助客户在电力交易平台进行双边交易 ,以最合理的电价购电,并提供信息报送 、合同签订等服务。电力购销价差是其最主要的盈利方式。

  2016-2017年,售电市场快速兴起 ,一大批国有 、民营售电公司成立,售电公司正式以独立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电力交易,行业由此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

  与此同时 ,售电市场乱象频发,包括“串谋”涨电价、低价签约、提交伪造文件等等。因此,近年来 ,各地监管机构正在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交易机制。

  随着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的推进,以及新能源全面入市等新政策的下发 ,售电公司迎来新的机遇 ,同时也遇到更大的挑战 。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上网电价全部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新能源在其出力高峰时段内部展开激烈的低价竞争 ,促使电价进一步下行 。

  上述售电公司人士对界面新闻称,这对于售电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在市场上能够交易的电源品种增加 ,且价格大幅下降,意味着售电公司买入的现货电价下降,成本摊低。

  但是 ,如果售电公司对于风险把控不够,也极易产生亏损。“比如,企业实际用电量未达到合约用电量 ,售电公司高价拿的中长期电量,可能需要在现货市场中以较低的价格出清,这就容易造成售电公司亏损 。 ”

  今年9月 ,最强台风“桦加沙”登陆南方地区 ,广东省多地宣布实施“停课 、停工、停产、停运 、停业”,这导致用电需求降至最低点。9月24日,广东电力现货发电侧的日前加权平均电价下跌 ,当日社交平台盛传全省售电公司大亏的消息。

  山东虹知数科副总经理卢嘉斌对界面新闻分析称,假如一个年售电量规模10亿千瓦时的售电公司,日均中长期电量交易量为200万千瓦时 ,其以0.372元/千瓦时的价格购入中长期电量,要以上述价格售出,单日亏损就超70万元 。

  今年7月11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意味着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电力,能够实现跨经营区交易 ,打破了以往的传输壁垒。

  这要求售电公司具备跨区域交易的能力。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该政策下发之后,中小售电公司若不能在1-2年内完成系统升级 ,将被迫退居区域零售商或转型为服务商 。

  此外 ,为了进一步向零售用户传导市场改革红利,降低用户电价格,多个地方开始限制售电公司的超额收益。

  例如 ,陕西省发改委8月发布的文件中,对于各售电公司月度平均度电批零差价高于0.015元/千瓦时的部分进行零售市场超额收益分享,超出部分的零售收益 ,由售电公司与其服务的零售用户按2:8比例分享。安徽、四川等省份同样发布了对售电公司超额收益进行分享的政策 。

  卢嘉斌对界面新闻称,预计明年各省都会出台政策限制售电公司利润,在限制利润加上现货交易占比逐渐加大的背景下 ,售电公司将普遍面临成本波动风险大 、收益受限的窘境。

  “这对民营售电公司来说,影响很大。 ”上述售电公司人士表示,在当前情况下 ,民营售电公司想要更好地生存,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的能力,学习新的电力系统盈利方式 。例如 ,通过加入虚拟电厂参与需求侧响应 ,以获得更好的价差套利 。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