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2024年正在受骗的平台:国内正规配资公司-“真人扮演”的争议背后 小鹏机器人技术含量几何?

摘要:   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终于上演了这样的剧情:机器人自证是机器人,而非人类。并且,这幕剧情的主角是一家汽车厂商——小鹏。  11月5日...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2025年 ,人形机器人行业终于上演了这样的剧情:机器人自证是机器人,而非人类。并且,这幕剧情的主角是一家汽车厂商——小鹏 。

  11月5日 ,小鹏发布了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IRON。作为一款高度拟人的机器人 ,IRON拥有类人的「骨骼-肌肉-皮肤」:仿人脊椎 、仿生肌肉和全包覆柔性皮肤,头部采用 3D 曲面显示,搭载仿生灵动双肩 ,以及实现 22 个自由度的灵巧手,只比人类少5个。因此,它已经能够胜任握鸡蛋、叠衣服、整理物品等任务 。

  IRON的行动轨迹与人类非常相似 ,尤其是步态 。在发布会现场行走时,IRON的姿态足够轻柔,它不再采用传统的慢速机械抬腿 ,而是先通过重心前移来支撑脚转换,再往外摆动腿,自然连贯得像人类的“猫步”。

  相关视频很快引起了热议。海内外多个社交网络的讨论都认为 ,发布会展示的IRON里面是真人 。

  为此,小鹏方面连发两条回应视频自证。在视频中,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不仅拉开了机器人背侧的拉链 ,还在其通电状态下剪开了皮肤和肌肉 ,剪开后IRON仍然能够正常步行。

  “IRON当然不是真人,它走路时还是会有间隔时长高度相同的顿感,这是人类很难模仿的 。 ”一家人形机器人厂商的CTO告诉界面新闻 ,小鹏IRON能够实现轻盈步态的原因在于肌肉结构和算法。

  他表示,不同于宇树G1等电机直驱(将电机集成在关节轴心)的做法,小鹏IRON看上去更像是结合了连杆结构来驱动关节 ,电机等重型部件放在更靠近躯干 、远离小腿和脚部的位置,这导致小腿和脚的重量更轻,惯性小 ,只需要较小的力矩就能快速 、精确地改变姿态,也就更接近于人。但缺陷是,这种结构在负重、力矩等方面不及电机直驱 。

  算法在步态控制上同样重要。基于小鹏自研的三颗总算力高达2,250 TOPS的图灵AI芯片 ,IRON整合了VLT + VLA + VLM三个认知模型,能够实现视觉感知、语言理解与动作决策。

  一位机器人从业者对界面新闻表示,小鹏称IRON采用了3D打印的“晶格肌肉” ,这也是机器人行业目前关注度较高的一个方向:用普通现成的材料 ,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也能实现复杂而精准的力学性能 。

  “机器人从刚性向轻量化 、柔性化、仿生向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说 ,小鹏做的尝试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他表示:“小鹏的技术储备在机器人行业属于第一梯队,但这次发布会并没有讲太多性能和可靠性相关的问题,这可能是之后更需要关注的。 ”

  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则对界面新闻评价 ,模仿真人步态属于运动控制,这在技术上并不算难,通过大规模的强化学习也能够实现 ,但小鹏在硬件上有明显的优势,例如电机就需要自研或定制来适应这种轻量、紧凑的结构 。

  小鹏并不是第一家因走路而爆火的机器人厂商 。去年,众擎机器人SE01也因步态丝滑走红网络 ,众擎也因此成为国内最火的机器人厂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众擎也是一家小鹏系企业,其创始人赵同阳为前小鹏旗下机器人团队“鹏行智能 ”公司的创始人。

  为什么机器人要如此追求拟人?这是具身智能行业争论已久的问题 。一个被高度赞同的回答是 ,世界的上的各类场景 、工具都是为人类而设计的 ,因此,类人外形对于收集人类世界的数据至关重要。如果无法收集到这些数据,机器人也就难以推广到家庭、工厂、写字楼这些以人为中心的场景。

  小鹏还给IRON带来了一些定制化体验 。何小鹏表示 ,基于仿生肌肉,IRON可以呈现不同的性别 、体型和服装,这将是它未来走入家庭时 ,能为消费者提供的一部分情绪价值。

  小鹏IRON预计将在2026年底量产。不过,它在初期的任务并不是到工厂拧螺丝,也不是服务家庭 ,而是进入商业场景,如导览、导购、接待等 。

  这可能是现阶段更实际的商业化考量。就目前商业化进展而言,尽管多家工厂都已经引进了人形机器人 ,但绝大多数都在实训阶段,而并未进入真实的生产环节。而在完善的安全标准落实之前,进入家庭同样为时尚早 。

  从汽车 、智驾、自研图灵AI芯片、Robotaxi 、飞行汽车再到如今的机器人 ,小鹏已被视为中国最接近特斯拉的公司。目前小鹏机器人团队规模超过1000人 ,人数超过国内绝大多数机器人创业公司。

  在近期与罗永浩的对谈中,何小鹏曾提到,同时推进汽车 、飞行汽车、机器人 ,内部压力很大 。在2025年,小鹏汽车AI训练费用接近20亿,而机器人训练费用将超过50亿 。但在他看来 ,这是“走向未来”的必经一步。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